當地時間3月19日周日,瑞銀宣布將收購瑞信,透露這是一宗全股票收購交易,每持有22.48股瑞信股份的股東將獲得1股瑞銀股份,相當于每股0.76瑞士法郎(瑞郎),總對價30億瑞郎(約合32.5億美元)。30億瑞郎的收購價較瑞信最近一個交易日周五的市值打了大概四折。以周五收盤價估算,瑞信的市值約為74億瑞郎。
周日稍早已有媒體爆出瑞銀同意收購的消息。當時媒體稱,收購價為20多億美元,因為瑞銀認為,瑞信的法律問題有卷土重來的風險,必須為此做好準備,所以交易價較低。
瑞銀周日聲明稱,收購的相關磋商由瑞士聯邦政府的財政部、金融市場監管局(FINMA)和瑞士央行(SNB)聯合發起,收購得到了他們的充分支持。交易無需獲得銀行的股東批準。瑞銀已獲得FINMA、SNB、財政部等核心監管機構的預先同意,他們及時批準了該交易。
瑞銀稱,與瑞信合并后,瑞銀現任董事長Colm Kelleher 和CEO Ralph Hamers將各自在新公司擔任同一職位。合并后公司的總投資資產將超過5萬億美元,預計到2027年,合并將讓公司年度成本削減超過80億美元。
瑞銀官宣的同時,周日瑞士政府宣布,為幫助瑞銀接管瑞信資產,將提供最高90億瑞郎的損失擔保。具體來說,假設瑞信的投資組合產生損失,瑞銀將承擔前50億瑞郎的損失,瑞士政府承擔此后的90億瑞郎,再有任何進一步的損失將由瑞銀承擔。
瑞士央行(SNB)周日發布聲明稱,提供大量流動性援助,支持瑞銀收購瑞信。除了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SNB現有的工具獲得SNB的流動性,瑞信和瑞銀還可以根據瑞士聯邦委員會的緊急條例,獲得破產時具有特權債權人地位的流動性援助貸款,總額高達1000億瑞郎(約合1080億美元)。此外,根據緊急條例,SNB可給予瑞信高達1000億瑞士法郎的流動性援助貸款,由聯邦政府違約擔保支持。
SNB稱,瑞士聯邦政府、國內金融市場監管局(FINMA)和央行的支持下,此次收購成為可能。這一救助將“確保金融穩定,并保護瑞士的經濟”。
FINMA周日稱,在瑞士政府支持瑞銀收購瑞信后,面值約160億瑞郎(約合172億美元)的瑞信Additional Tier 1債券將被完全減記。這意味著,為確保私人投資者幫助承擔成本,這些面值的債券將變得一文不值。
FINMA還為政府出手解釋說,即使仍有償付能力,瑞信也有可能變得缺乏流動性,所以政府有必要采取行動。
在央行官宣之前,周日稍早媒體稱,為幫助瑞銀接管瑞信的業務,瑞士央行向瑞銀提供了1000億瑞郎的流動性。還有媒體稱,瑞士政府計劃,通過規避股東投票表決的法律要求,加快收購流程的速度。
有媒體指出,在一周多以前硅谷銀行和Signature Bank分別造成美國第二和第三大銀行倒閉案的沖擊后,瑞士政府官員急于拯救167年歷史的瑞信,因為瑞信是全球最大的財富管理機構之一、是作為被視為具有系統重要性的三十大全球銀行之一。任何有關瑞信的交易都可能影響到整個金融市場。
在當地時間周日晚宣布給予流動性支援后,瑞士央行行長Thomas Jordan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,鑒于瑞信是一家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銀行,“我們絕對有必要迅速采取行動,并盡快找到解決方案”。
因此,我們不難理解,為何周末瑞士政府爭分奪秒地爭取撮合瑞銀與瑞信的交易,竭力避免本周一開盤時市場震蕩。但直到收購官宣之前,最近的種種消息都顯示,瑞銀和瑞信的“聯姻”波折重重,雙方各懷心思,瑞銀要拉政府為可能承受的損失兜底,瑞信嫌瑞銀報價太低。
收購一波三折 瑞銀曾出10億美元超低價 還附加CDS條件周四有傳聞稱,瑞銀和瑞信均反對強行合并,瑞銀更希望側重于其自身獨立的財富管理戰略,不愿意承擔與瑞信相關的風險。而瑞信在獲得央行的流動性支持后希望,爭取更多時間實施自己的轉型計劃。瑞信此前一再自稱有足夠流動性,并正努力贏回客戶。
周五有媒體稱,瑞士監管方將瑞銀與瑞信合并視為增強市場對該國銀行體系信心的“A計劃”。瑞銀和瑞信董事會周末分別舉行會議討論這個提議,瑞士央行(SNB)和瑞士金融監督管理局(FINMA)將擔任談判的協調人。瑞銀在磋商,可能整體收購瑞信,也可能只收購部分資產。SNB的重點是,在周一市場開始交易前,就一項簡單直接的解決方案達成一致,但不保證能達成協議。
周六有媒體稱,瑞銀要求瑞士政府在收購瑞信時提供支持,瑞銀在討論,政府將在任何交易中承擔某些法律費用或其他具體損失的情況,估計這一數字約為60億美元。一種可能的情況是,瑞銀將收購瑞信,獲得瑞信的財富和資產管理部門,同時可能剝離瑞信的投資銀行部門。
周六另有媒體稱,瑞銀和FINMA急于在當地時間周六晚完成針對瑞信的交易,認為與瑞銀達成協議是阻止對瑞信信心崩潰的唯一選擇,并提到知情者稱,上周瑞信每天的存款流出量都超過100億瑞郎,監管方擔心,如果不加以處理,瑞信可能在此后一周資不抵債。周六還有媒體稱,瑞士政府可能針對所涉及的風險提供擔保,而瑞信的瑞士業務可能會被剝離。
可是,直到當地時間周六過去,瑞士方面也沒有傳出任何有關并購的官方聲明。
周日稍早有媒體稱,瑞銀提議以10億美元的“超低報價”換股收購瑞信,幾乎將瑞信原股東清零,還需要瑞士央行的額外支持。而且,瑞銀要求收購協議增加一個重大不利影響的條款,一旦瑞銀自己的信用違約互換(CDS)利差跳升超過100個基點,則交易無效。
瑞信拒絕了瑞銀的上述方案,認為報價很低,而且傷害持有遞延股票的股東和員工。雙方的收購談判再度陷入僵局。
后媒體稱,瑞士當局尋求在周一亞洲市場開市前為瑞信收購案敲定解決方案。如果瑞銀收購瑞信失敗,作為備選方案,瑞士當局還考慮,將瑞信全部或部分國有化,作為瑞銀收購之外的唯一可行選擇。如果因安排交易的復雜性和涉及時間短,瑞銀的收購失敗,瑞士政府考慮全面接管瑞信,或持有大量瑞信股權。
來源:華爾街見聞